無法閱讀請按此


2019年7月產業新聞



1.貿協台中辦事處 喬遷新址一起拼經濟

外貿協會/2019-07-15

外貿協會台中辦事處7月12日舉辦喬遷開幕茶會,由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主持,現場貴賓雲集,國際貿易局長楊珍妮、台中市經發局長高禩翔等超過140位工商界領袖皆到場祝賀,共同見證台中辦事處正式邁向新的一頁。

葉明水秘書長致詞時表示,新辦公室位於台中經貿重鎮,離高鐵站、工業區等都相當便利,去年台中辦事處辦理各項研討會,未來新辦事處將針對台中重點產業提供客製化課程。另外,葉明水秘書長也提到貿協全力推動會展產業升級,隨著台北南港二館今年3月正式啟用,部分展覽已受惠,成長20~30%,貿協也已取得台中水湳國際會展中心營運權,未來將和台中市政府共同推動會展產業。此外,台中機械、手工具及自行車等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具高度競爭力,為順應產業聚落優勢,貿協7月17日於台中金典酒店辦理中部產業聚落採購大會。

國際貿易局長楊珍妮則提到台中有許多重要產業鏈,貿協台中辦事處擴大服務場所,將可提供廠商更好的服務,貿易局也永遠會是貿協最大的支持。台中市經發局長高禩翔於致詞中說到,台中水湳會展中心已於3月23日正式動土,預計民國112年前完工,未來會和貿協共同合作運營,台中特色產業如:工具機、水五金、手工具、自行車等產業,將可就近在台中辦理展覽。(檢視原文



2.7000輛oBike成廢鐵 月底秤斤賣

中國時報/2019-07-12

無樁共享單車oBike被北市交通局認定停業,5月起結合交通警察大隊、環保局等單位,展開全面拖吊移置,至今移置近7000輛,因業者積欠拖吊及保管費達1857萬元,經公告領車期滿業者仍未出面,交通局7月11日起將車輛拆解,預計7月底前當成廢鐵秤斤賣,全面移出保管場,約可進帳50萬元,剩餘1800萬因已無法與業者取得連繫,後續將報給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追討。

此外,部分街頭仍可看到零星的oBike,交通局研判,可能是民眾從新北市騎到北市停放,因數量不多,若接到通報會列入清單,轉報交通大隊拖吊。

記者嘗試聯絡oBike業者,電話已被停話,官方網站也無法顯示,臉書粉絲專頁最新貼文停留在去年10月。據悉,oBike台灣營運團隊去年10月解散,後續由國外團隊接手,新團隊如今連聯絡方式都中斷,可見業者下定決心要退出台灣。(檢視原文


3.多角化發展 巨大推高端品牌零組件

經濟日報/2019-07-09

巨大集團持續多角化發展,7月8日宣布推出鎖定金字塔頂端的自行車零組件品牌CADEX,並同步在台灣、歐洲等地鋪貨,要爭取組件銷售生意。巨大指出,這是集團旗下第一個非整車的品牌,未來CADEX將走出巨大的通路體系,對該品牌的成長性非常看好。巨大表示,公司擁有碳纖科技與自行車的優勢,集團歷經多年的研發,結合工程師、生物力學家、一級職業車隊和選手們的努力,重新思考高性能自行車產品的各種可能,特別選在2019年環法自行車賽前全球發表,CADEX品牌零組件終於已正式問世,也在日前開始的環法賽第首次登場。

巨大是全球自行車組裝龍頭,前五月營收257億元,年增約6%,目前集團整車銷售比重仍超過九成;公司指出,CADEX是一個超高性能自行車零組件品牌,提供輪組、外胎、坐墊和其他零組件,除搭配在限量高級車款上,也可單獨購買,未來將會開始貢獻營收。

由於強調科技與性能,光是輪組的售價就高達3,000美元(近新台幣10萬元)。巨大表示,在上市短短兩天的時間,CADEX輪組已協助Giant贊助選手 – CCC車隊的Greg Van Avermaet贏得環法第一站登山王及Liv贊助選手 – CCC-Liv車隊的Marianne Vos贏得女子環義賽第二戰單站冠軍,產品實力不容小覷。檢視原文



4.微程式新品發表 數據驅動電動自行車智慧未來

工商時報/2019-07-01

自行車物聯網領導廠商微程式資訊 (Microprogram),於6月28日舉辦「Bikonnect E-Bike 數據服務解決方案新品發表會」,由總經理吳騰彥率領智慧單車團隊,首度亮相一系列專為E-Bike 電動自行車所研發設計的智慧型車載裝置及騎乘數據平台服務,發表會現場展示最新的電動自行車車錶、E-Bike App、自行車門店管理系統及騎乘數據平台,該服務也獲得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支持並積極從旁輔導,為自行車產業提供最先進的 E-Bike 電動自行車數據服務解決方案。

微程式吳騰彥總經理表示,本次推出的產品命名為「Bikonnect 」,取「Bike」和「connect 」的組合,意即「自行車連結無限可能」,搭配「Connect Your Bike, Ride the Future.」品牌標語,將電動自行車車錶(E-Bike Computer)、E-Bike App、門店管理系統(Dealer Management System)、騎乘數據平台(Cycling Data Platform)做整合串聯,一站式的科技數位化服務讓智慧裝置與數據平台間可以虛實整合串聯,達到自行車車友、自行車品牌商、零組件廠商與門店多贏的局面。

隨著全球 E-Bike 電動自行車產值逐年創新高,台灣E-Bike出口成績亮眼,如何趁勝追擊創造更高價值,物聯網(IoT)與大數據(Big Data)成為自行車供應鏈突破市場的致勝關鍵,微程式長期為自行車產業提供科技服務,如今E-Bike車錶、E-Bike App、門店管理系統及騎乘數據平台一系列服務上線,解決了自行車業者在軟硬體系統虛實整合的痛點,也滿足了車友們對於智慧騎乘的期待。(檢視原文



5.電動自行車 轉單效益發功

工商時報/2019-06-28

台資自行車廠商為避開美中貿易戰與歐盟祭出的高關稅衝擊,近年紛紛將電動自行車從中國廠移回台灣廠生產,在轉單效益持續發酵,以及台灣自行車廠加碼擴產下,今年前5月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量與出口值均翻倍成長!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提供的出口資料顯示,2019年前5月我電動自行車出口量逼近23.4萬台、年增率高達111%;出口值達3.12億美元、直逼百億台幣大關,年增率也達103%。其中,出口到歐盟的電動自行車,前5月出口量大增135.48%、達16.95萬台,尤其是荷蘭出口量激增1.7倍,從2.8萬多台增加到7.8萬台;而英國、西班牙、丹麥、法國等出口量也分別以2至6倍速成長。

至於北美自由貿易區部分,台灣電動自行車前5月出口數量也大幅成長61.88%,從2.5萬多台增加到4萬餘台。台灣自行車公會表示,台灣電動自行車在歐盟與北美兩大市場同步成長下,帶動前5月整體出口量與出口值繳出倍數成長的亮眼成績。(檢視原文



6.YouBike人次破億 增3自行車道

中國時報/2019-06-27

新北市YouBike總騎乘人次於6月22日突破1億人次,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2014年啟用YouBike首站迄今,全市已建置553站、總計約1萬6000輛車,至今每日騎乘人次達10萬人,都是全國第一,如今騎乘人次突破1億人次,將朝600站目標持續建置YouBike站,並計畫在三重、新店、板橋再打造3條自行車道,讓更多民眾響應綠運輸。

YouBike微笑單車公司執行董事劉麗珠表示,去年曾做過滿意度調查,發現有30%使用者是放棄騎乘汽機車改騎YouBike,以每日騎乘人次10萬人計算,等於平均1天減少1000公斤碳排放量,相當可觀。

交通局綜合規畫科股長劉容姍說明,三重自行車道規畫由三重河濱公園連接至捷運三重站,板橋自行車道則由江子翠水門串連捷運板橋站、新埔站及江子翠站,相關人行道增設指標及路幅調整仍在細部設計規畫中,預計8月起陸續完成;新店自行車道將串聯河濱水門到捷運大坪林站,預計在年底配合捷運復舊工程一併施工。(檢視原文




7.自行車雙雄 搶進歐洲設廠

工商時報/2019-06-26

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積極擴大歐洲電動自行車市場商機,不約而同插旗歐洲投資設廠,就近短鏈供應。其中,巨大布局匈牙利投資設廠,而美利達選擇德國設廠。美利達董事長曾崧柱於股東會後指出,美利達於德國投資擴廠案,預計今年第三季動工興建,總投資額在1,000萬至1,200萬歐元之間,2022年預估年產能可達9萬台。搭上歐洲電動自行車熱銷風潮,美利達台灣電動自行車廠訂單滿手,單日平均出貨量已拉高到700、800台,預期2019年電動自行車出貨量挑戰21至22萬台,年增率高達四至六成。

由於美利達台灣廠以生產運動型電動車為出口主力,加上產能滿載,「歐洲中高價的城市型電動自行車,以往看得到、卻吃不到!」曾崧柱表示,電動自行車的主要零配件供應鏈就在歐洲,「美利達未來可以就近在當地採購、組裝、銷售,一條龍生產」。而德國廠將聚焦在城市型電動車市場,每台零售價約折合台幣15萬元,與台灣廠做市場互補,也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美利達表示,台灣廠2022年預估電動自行車年產能可達30萬台,德國廠年產能約達9萬台,屆時,美利達的電動車總產能將上看40萬台。

不僅如此,看好日本自行車市場的投資潛力,美利達決議加碼投資日本百年老店-宮田(Miyata Cycle)自行車公司,從原本持股45%一舉提高到70%,預計今年上半年即可完成交割。宮田自行車即將成為美利達旗下的子公司,年營收約在20億日幣,自7/1起,宮田營收也將併入美利達集團的合併財報。(檢視原文



8.共享電動滑板車 掀熱潮

經濟日報/2019-06-22

數十家新創公司斥資數十億美元,目標瞄準從北京到雅加達等亞洲巨型都市的叫車及自行車租賃服務市場。現在有另一種交通工具也加入戰局,那就是電動滑板車。共享電動滑板車產業在美國、西班牙和法國等已開發市場持續成長,這股風潮如今也席捲亞太地區,在地的新創業者享主場優勢,先一步搶占市場,與美國電動滑板車巨頭Lime等全球業者一較高下。

包含Lime在內的13家共享電動滑板車業者已在新加坡申請營業執照,這些企業表示,新加坡市場非常具有魅力,也是進入東南亞6億人口市場的門戶。亞洲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市場剛萌芽,根據印度研究公司Mobile Foresight表示,亞洲市場創造的年營收不到1,000萬美元,遠低於美國的3.15億美元和歐洲的2.51億美元。不過,許多人仍看好亞洲市場龐大的獲利潛力,原因是當地中產階級崛起、都市發展快速及擁有全球逾半數人口的優勢。交通壅塞也有助消費者從汽車轉向其他的交通替代選項。

估值超過20億美元的Lime選擇新加坡為亞洲總部,叫車平台Uber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之一。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業者Bird的估值與Lime差不多,也正在研究新加坡對這個市場的相關規定。新加坡叫車業者Grab已申請共享電動滑板車的營業執照,而新加坡運輸主管機關審慎看待這股潮流,因為去年共享單車公司相繼聲請破產,或遭撤銷營業執照。(檢視原文



9.巨大董座:不會放棄大陸市場

工商時報/2019-06-22

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在股東會後重申,巨大不會放棄中國大陸市場!因應美中貿易戰,巨大雖已將多數美國訂單轉回台灣生產,但因生產成本高,加上中國內需市場也已回溫,因此「貿易戰一旦結束,美國移除或降低中國301特別關稅,巨大將把多數美國訂單轉回大陸生產!」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表示,「短鏈供應、在地生產、分徑合擊、重點開發」是巨大面對各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因應策略。劉湧昌強調,面對中國301特別關稅,巨大將把部分美國訂單透過菲律賓的策略夥伴出口美國,補強貿易戰下的競爭力!

杜珍表示,中國製造供應全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巨大也不會把雞蛋擺在同一個籃子裡,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市場,今年第一季中國內銷已出現成長;此外,中國自行車出口到澳洲、日本、韓國甚至東協國家,不是零關稅就是低關稅,因此,中國生產仍有其利基點,巨大將積極為中國廠提高附加價值。

劉湧昌表示,巨大將運用現有的台灣廠、荷蘭廠和中國各廠深厚的製造實力,一方面布建自動化製程,追求高品質、高效率;一方面積極導入SAP的ERP系統,以利未來快速統合產銷資訊;此外,面對日益升高的貿易保護主義,巨大深知在地生產的重要性,預計2020年上半年投產的匈牙利廠,「將是巨大擴大歐洲銷售板塊的利器,也讓巨大在歐洲市場大展拳腳。」(檢視原文


10.桂盟射三箭 穩健成長

工商時報/2019-06-21

全球鏈條大廠桂盟集團董事長吳盈進6月20日在股東會上指出,隨著電動自行車、超高階自行車、補修市場等三大產品區塊快速增長,桂盟採三箭齊發,可望帶動營運穩健發展;而面對貿易戰,吳盈進強調,因應貿易戰造成自行車整體市場的波動,桂盟將擴大越南廠的生產與供貨能力,視貿易衝突影響並搭配客戶需求安排,進行「大陸、越南、台灣」三地規格、產能的調整,充分運用多地生產、多點即時服務的競爭優勢,將市場波動衝擊降到最小。

桂盟集團總經理吳瑞章表示,電動自行車市場過去三年,每年複合成長率超過20%,預估未來三年也呈高速增長,桂盟已開發設計一系列電動自行車專用鏈條,預期將可提升專用設備二倍的產能。此外,桂盟的專用電動自行車鏈條已通過歐系大廠的認證,今年第二季開始新增電動自行車專用齒輪產品線。吳瑞章說,新產品經國外原廠確認可以搭配原廠系統使用,為桂盟在電動自行車零部件布局、站穩市場先機。

不僅如此,隨著各傳動系統大廠陸續推出超高階自行車12速系統,推升12速自行車的需求,桂盟已完成添購特殊製程設備,除了在生產設備的持續擴充,同時朝向智慧製造、高效製造目標邁進。(檢視原文


 
 
 
聯絡我們
電話: +886-2-27393311
傳真: +886-2-27395500
信箱: tba.cycling@msa.hinet.net 
地址: 台北市11054信義區基隆路二段189號5樓
網站: http://www.tba-cycling.org
 
 
 
© 臺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