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產業新聞


1. 超過700家 「自行車友善旅宿人氣票選活動」今開跑

聯合報/2021-04-12

交通部觀光局舉辦「自行車友善旅宿人氣票選活動」在今開跑,凡參與投票民眾皆有機會獲得旅館住宿券、餐券及觀光局Q版喔熊OhBear兩用旅行頸枕等好禮;交通部觀光局邀請民眾一起上網投票。

觀光局表示,為推動「2021自行車旅遊年」,觀光局已辦理各項工作,局長張錫聰表示,觀光局近年除了優化自行車環島路網軟硬體設施與安全、結合觀光圈推廣在地化、國際化的自行車深度旅遊外,也持續完善自行車旅遊相關配套服務。為鼓勵國人騎乘自行車旅遊,並解決遊客人車住宿問題,輔導旅宿業者打造「自行車友善旅宿」,讓遊客騎乘自行車外出旅遊,於入住旅館或民宿時,不用擔心自行車停放不便等問題。

他表示,凡有規劃自行車「停放空間」及「清潔維修區域」的旅宿業者,即可向交通部觀光局申請加入自行車友善旅宿,成為自行車友善旅宿的業者,觀光局將在各式自行車旅遊年活動中加強行銷,讓政府、產業與民眾攜手打造自行車騎乘旅遊熱潮。

交通部觀光局指出,目前全台22縣市,自行車友善旅宿家數超過700家,民眾可以在「台灣旅宿網(網址:https://taiwanstay.net.tw/ )」及「台灣自行車旅遊網(網址:https://taiwanbike.taiwan.net.tw/ )」網頁查詢。

另外為方便民眾選擇入住,交通部觀光局在台灣旅宿網中建置「自行車友善旅宿專區」,民眾可以依縣市別或交通部觀光局推廣之16條自行車多元路線選擇周邊自行車友善旅宿。

檢視原文


2. 邁向單車友善城市守護孩童平安  北市警宣導交通安全馬上行動

民眾網/2021-04-11

根據統計,全國平均1天至少有106-17歲兒童及少年騎乘自行車時發生交通事故,自行車是許多人從「行人」轉變成「駕駛人」角色時,第一個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是未滿18歲尚未考領駕照國中、小學生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交通安全宣導團」為持續深化交通安全觀念,近期於轄內各國中、小校園及補習班辦理交通安全宣導,期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守護學生安全。

中正第一分局表示,除了自有的自行車之外,近年公共自行車U-Bike興起,大幅增加民眾騎乘自行車的時間及頻率,騎乘自行車通勤代步、運動休閒,成為國人生活的日常,但在騎乘前並無考照制度的把關,導致許多騎士未能瞭解相關交通知能,僅學會踩踏平衡、操作煞車等基本技能後,便直接騎乘上路,輕忽與其他用路人互動的風險,因此增加交通事故的機率。

許多自行車騎士容易認為自己只是「輪子上的行人」,心態上未做適當的調整,在交通環境定位的認知,遊走在車輛駕駛及行人間。但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的規定,自行車與其他以人力或獸力為動力的車輛均屬於「慢車」,因此自行車騎士在道路上屬於「慢車駕駛人」。騎乘自行車時,應遵守號誌管制,除設有慢車專用號誌外,應依車行號誌行止,並於轉彎時提早舉起欲轉彎方向側的手臂,示意後方駕駛注意自己的動向,也應注意視覺死角及內輪差,保護自身安全;此外,騎乘於人車共道路段時,應注意路權觀念,禮讓行人優先通行,避免發生事故,維護交通安全。

檢視原文


3. 自行車產業旺到明年,缺料缺櫃誰佔先機?

MoneyDJ新聞/2021-04-09

疫後生活戶外運動蔚為風潮,自行車產業也持續加溫當中,多數廠商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都不是問題,更是在今年明顯墊高的基期之下再更熱。最大的產業問題還是主要關鍵零組件持續面對缺料影響,加上航運缺櫃,其實產業也出現了相當程度結構性的改變。

台灣作為自行車王國,許多供應鏈集中,包含成車品牌廠巨大(9921)、美利達(9914),以及複合材料廠商拓凱(4536),零組件廠商利奇(1517)、日馳(1526),網版印刷廠政伸(8481)等廠商,營運表現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延伸閱讀:DJ在線》需求激增後,自行車產業的觀察重點)

缺料之後,品牌廠大者恆大

歐美作為最大的自行車市場,有許多小型的品牌崛起,鎖定客制化、少量多樣的市場,也讓整體市場呈現更具差異化的發展,但事實上,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疫後生活帶動自行車整體產業熱,使得零件交期持續拉長,目前更是從半年到一年不等,這也使得品牌大廠由於量大,因此更具有協調產能的能力。

業者指出,零組件廠商多與大型品牌客戶簽較長的合約,也是零組件廠商較得罪不起的,因此在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況之下,品牌越大就越具有一定取料競爭力,對於整體產業結構上也出現一些改變。

且部分零組件為品牌廠與零組件廠商共同開發,因此在設計定案之後,無論價格、量都有一定的共識,因此對於成本控管與訂單量也更具有掌握度。因此,像是巨大、美利達,以及美利達的轉投資Specialized,都將具有一定優勢。

訂單能見度拉長,終端庫存仍低

自行車供應鏈訂單能見度今年已經排滿,事實上,以美利達來說,今年訂單量年增幅已經達5成左右,且明年的訂單量也還會比起今年更好。

供應鏈指出,3月其實Specialized對於明年的預測量還有持續上修,比起今年年增幅度從3成往4成靠攏,顯見明年市場需求仍持續加溫中,整體產業的需求量與規模提升。

儘管市場持續提出過度下單(OverBooking)的疑慮,但目前終端庫存水位極低,無論是一般自行車或者E-Bike,甚至是兒童車。加上大型品牌廠在取料上相對具有優勢,使得市佔率也有所提升的空間。

零組件持續擴產,因應積極需求

台灣自行車相關零組件廠商近期都有擴產的計畫,並且加速執行當中,像是拓凱在廈門廠的新產線也將在近期開始小量試產,預期今年該廠產能可增加2-3成左右,且今年越南新廠也最快在下半年開始布產線,增加明年的整體產能。

另外,政伸也將中國廠區整併為一廠福建新廠,而原先深圳廠的250名人員也已大多到齊,目前太倉廠搬遷進行中,人員已經半數到位,未來也將陸續補足人員,有望增加整體稼動率表現。

利奇則以製造加工自行車零組件為主要業務,剎車、管材、花鼓等,也是同步在既有生產基地續擴充產線,以因應強勁的訂單需求量。據了解,目前今年訂單已經排滿,部分訂單已經下到明年上半年。且部分產品也受到原物料上漲影響之下,將成本轉嫁給客戶,以維持毛利率與獲利表現。

自行車產業在持續面對零組件交期拉長、缺櫃缺料的態勢,但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零組件缺料將是今年與明年整體產業的常態,但也是代表著市場需求真實存在並且產業往健康的方向發展,大廠相對具有取料上的競爭力,也對於各式料件下料的策略更具經驗,態度也更為積極。

整體來說,自行車供應鏈今年營運多數可持續正向觀察,甚至到明年都可期待,後續應持續觀察貨櫃航運的狀況,以及國際大廠針對關鍵零組件的交期是否有所變化。

檢視原文


4 . 自行車三雄訂單滿手 今年續攀峰

工商時報/2021-04-06

去年對自行車族群是個「疫」外的豐收年!無論是整車廠或是零組件廠均大發利市,尤其以整車大廠-巨大(9921)、美利達(9914)與全球鏈條龍頭-桂盟(5306)等三雄獲利表現最為亮眼,去年均賺進一個股本以上,且大方配息78元,獲利與股利雙創新高。

今年自行車產業可望延續去年的熱度,三雄目前訂單滿手、產能滿載,今年獲利可望續攀高峰。

法人表示,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持續在歐美市場熱銷,且各國庫存水位偏低,在回補庫存帶動下,自行車產業今年第一季淡季不淡,三雄前二月營收均大幅成長四至七成,首季營收亮眼可期;在產業前景支撐下,巨大、美利達近日股價紛創歷史新高。

其中,巨大去年獲利大增46.7%,EPS13.19元,每股配發股息8元,獲利與股利均創新高。疫後,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銷售持續暢旺,巨大目前台灣、大陸與荷蘭廠趕工出貨,匈牙利新廠今年估可提供30萬台產能,滿足供應缺口。

在自行車買氣不墜下,巨大集團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年增40.08%,預期第一季營收將大幅成長。法人表示,巨大去年電動自行車年增率達28%,占集團營收比重26%,隨著美國電動自行車需求加速成長,高毛利的電動自行車占巨大營收比重有機會提高到三成以上,預期巨大今年獲利仍可維持一成以上的成長水準。

此外,美利達去年獲利激增63.58%,EPS高達13.36元,每股配發股息7元,獲利與股利雙創新高。受外資調高目標價激勵,美利達近期股價超車巨大、躍居「自行車股王」。

美利達受惠全球自行車市場需求持續強大,隨著供料、產能逐步提高,需求與銷售持續大旺,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年增43.74%,創同期新高,第一季營收看旺。

法人表示,隨著美國、歐洲的電動自行車普及率不斷提高,美利達電動自行車出貨量逐月攀升,加上轉投資SBC獲利貢獻可望增加,今年營運續創新高可期。

另外,桂盟去年EPS12元、每股配發股息7.2元,獲利與股利均創歷史新高。法人表示,桂盟擁有完整的全球產銷布局、高彈性的產能配置調整,未來數季,預期高階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需求可望接續,同時歐美補修市場也將步入傳統旺季,桂盟今年前二個月營收大增71.2%,表現較同業更為強勁,今年自行車產業及桂盟的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檢視原文


5. 自行車大藝術家帶你到屏東「騎」恐龍 或是到台北「一馬當先」也可以

Yahoo新聞網/2021-04-02

迎接2021自行車旅遊年,交通部觀光局規劃一系列與自行車相關的活動,近期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公布了新活動活動「自行車大藝術家」,下載活動APP記錄下騎乘軌跡,在尚未開放國門的後疫情時代,將美麗的台灣當成圖畫紙,發揮創意之餘又能運動,一舉兩得。

「自行車旅遊年」盼帶起健身旅遊的熱潮

交通部在疫情前就將2021年訂為台灣自行車旅遊年,並從2020年開始三年,預計投入16億元的預算要完善自行車道「環島1號線」、25條環支線及14條連絡線,當時也希望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參與自行車旅遊活動,並帶動觀光旅遊與自行車產業的發展。

不料在2020年遇到了武漢肺炎疫情,民眾無法出國帶動國內旅遊大爆棚,「海嘯第一排」的旅遊業更是屢傳倒閉、裁員或無薪假的消息,逼的業者為了生存必須轉型,旅遊業龍頭雄獅集團積極投入自行車旅遊年,調整集團內部國內外人力等,而國內旅遊的興盛也正好讓交通部力推的自行車旅遊年得以事半功倍。

2021年為台灣自行車旅遊年,交通部為此也規劃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單車旅遊結合線上AR遊戲的「尋找喔熊大作戰」集章活動、「花東小鎮自行車漫旅」等,近期就屬「自行車大藝術家」最引人注目了。

指定路線有兩種,一種是迷你城市,總共有2條,為彰化縣70.4公里的「彰化微旅」及宜蘭縣64.61公里的「發現洄瀾」,而最受矚目的莫過於5條可愛動物造型路線,分別是台北市26.94公里的「一馬當先」、台南市20.44公里的「搖滾小雞」、台中市7.55公里的「狗然厲害」、台東縣38.06公里的「黃色小鴨」,以及最多網友認定最像的屏東縣121.42公里「恐龍再現」。

創意路線的部分,則是向自行車友們徵求更有創意的路線,從46日到在430日,將軌跡圖形上傳活動網站,並透過網路票選及專家評審分別選出人氣獎與獨創獎,共有65個獎項,總價達12萬元以上,將於63日世界自行車日頒獎。

環島1號線需要更優化

騎自行車環島過的民眾一定知道環島1號線,現在的環島1號線提供自行車路網功能,但僅只於此,連自行車友最基本的「安全」都規劃的不夠完備,要鼓勵民眾加入自行車行列,同時達到打造更加友善的自行車空間,必定還需要相當大程度的優化。

舉例來說,許多路段並未劃設機慢車專用車道,自行車友必須與不同車種爭道,有些車速較快的路段常會有險象環生的畫面,還需要相關單位花心思改進。

不過在交通轉乘方面,過去帶著非折疊式自行車,能搭乘的台鐵班次非常有限,交通部就承諾今年度會讓兩鐵列車班次超過300班,41日正式首航,有「史上最美區間車」之稱的EMU900型通勤電聯車更首度採用直立式自行車架,可以看出交通部對於自行車友善環境的營造是相當重視的。

運動又能發揮創意「騎」恐龍引發討論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主辦的「自行車大藝術家」活動邀請民眾下載「環騎圓夢App」記錄騎乘軌跡,並將軌跡上傳活動網站,將安排自行車行車路線,分成指定路線及創意路線,希望以台灣為畫布,讓台灣鐵馬騎跡也可以躍登國際,同時也期待未來國門重新開啟後能吸引國外旅客來台。

檢視原文


6. 英國脫歐,電動自行車與自行車出口二位數下跌

Bike Europe/2021-04-01

英國自行車協會(Bicycle Association,簡稱BA)最新發佈每月數據顯示,同比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進出口有大幅波動。資料統計顯示疫情和英國脫歐的雙重效應重創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電動)自行車進出口貿易。

英國國家貿易協會發佈該國自行車產業數據顯示,歐盟至英國的進口值與量在銷售旺季後大幅下滑。歐盟至英國的自行車進口量減少68%,英國至歐盟的貿易則縮減32%;電動自行車的數據更是慘不忍睹,分別下降59%63%

供應鏈吃緊

這樣的數字或許令人感到震驚,但實則不然。疫情促成自行車熱賣之後,供應鏈變得吃緊甚至缺貨。與此同時,英國脫歐也帶來新的進出口規定,自行車企業發現新的金融體系有一定複雜度,尤其是當中的繁文縟節後,便終止了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雙邊貿易。

自行車產業非獨一

荷蘭與英橋商務協會(Netherlands and British Chamber of Commerce,簡稱NBCC)近期針對英荷的125間企業進行調查。有63%的受調企業表示他們自英國脫歐後更是混亂,消費品產業的公司更是有高達八成這麼表示。

英國企業尋求歐洲據點

該調查也提及許多英國企業在脫歐之後便開始尋找歐洲的地點,有幾乎一半的英國受調者已找到或正積極尋找據點。他們希望能避開歐盟的繁複程序,快速進入市場。自行車產業的Gocycle已宣佈在荷蘭設立子公司(原文報導請點閱),同時在德國設立中央物流中心負責全歐盟的在地配送。

各項數據皆必須仔細審視,畢竟這只是單一個月的概要。BA提到,該國政府收益部門HMRC已發出通知說明英國出口計算方法的變更內容。

單看英國與歐盟以外國家的貿易數據來看,供應鏈看似漸有起色。尤其自歐盟以外國家進口至英國的數量明顯增加,20211月進口值和數量分別較前一年同期成長57%72%

電動自行車需求破新高

不過電動自行車類別卻是下滑,自歐盟及歐盟以外國家的進出口皆大幅縮減。英國市場的所有跡象都顯示電動自行車需求大增,代表明顯是供應短缺的問題。

每個人都在疑問這是不是代表長遠趨勢便是如此。供應補上後如果自行車熱潮仍然不減,未來前景或許更為看好。若是情況相反,那許多英國的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零售商將會錯失良機。

檢視原文


7. 加拿大自行車產業百年史上最嚴重缺貨,零售業者擔心導致關門

MoneyDJ新聞/2021-03-31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加拿大自行車產業因供不應求承受極大供需雙重壓力。安大略省大多倫多地區自行車業者表示,可能需再等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完全補足庫存,且由於貨源不足,有些自行車零售店甚至面臨將不得不關閉之情況。

加國自行車零售業者 Oxygen Bike Co. 官網表示,正處於自行車百年來史上最嚴重的缺貨,Oxygen 主管 Amy Schweiger 表示,由於疫情導致運輸成本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北美本地生產自行車相對較少(亞洲生產佔多數),加上更多消費者購買海外生產自行車,當地自行車經銷商因而時常無法履行自行車訂單。業者表示,海外運送產品到北美變得非常昂貴,且裝滿自行車的船隻停在港口無法卸貨,也導致業者沒有足夠庫存賣給消費者。

加國自行車零售業者表示,目前加國對自行車需求是以往 3 倍左右,因受疫情封鎖措施影響,人們缺乏其他運動機會和旅行選擇,且疫情期間政府也多推廣自行車運動。

此外,加國廠商考量消費者需求可能只是因疫情一時興起,疫情過後自行車熱潮恐將平息,因此加國自行車供應商不願建工廠生產更多自行車和自行車零件。

檢視原文


8. 健身、自行車通勤正熱,台灣出口產值達24億美元!台企如何靠跨境電商出海?

數位時代/2021-03-26

受到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提升全球電子商務的佔比。另外,在國際交通停擺的情況下,全球展會都紛紛取消,傳統的跨國貿易大受影響。這2大原因,讓跨境電商的經營越來越被台灣的中小企業看重。

「疫情將消費習慣從線下帶往線上,去(2020)年全球網路零售業銷售年成長率達27.6%,總額超過4兆美元。」外貿協會秘書長林芳苗指出。

另一方面,在疫情影響之下,許多歐美國家民眾為了減少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因而騎乘自行車比例大增,這樣的趨勢也讓全球自行車銷售跟著提升。市場旺盛需求使得台灣自行車產業與運動產業去年出口值達24億美元,創下新高。

因此,外貿協會與eBay在今(25)日攜手發表了《自行車與運動用品產業跨境電商報告》。期待提供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及海外市場洞察,開拓更多商機、輕鬆打入世界盃。

疫情年自行車、運動出口創新高!eBay建議插旗美、澳、英、德

根據調研機構Statista,全球運動器材市場商機龐大,每年市場規模年增率維持近15%的水準,2025年規模上看892.2億美元。

而台灣的自行車與運動用品生產供應鏈強大,在疫情期間展現了強勁的外銷動能。《自行車與運動用品產業跨境電商報告》中指出,2020年相關產業整體出口額達2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年增率13.37%,可以看出台灣擁有相關產業完善的供應鏈,也具備跨境電商的充足實力。

創立於1995年的eBay,從2000年開始經營跨境電商市場,如今可協助台灣賣家將商品賣到全球200個國家。eBay觀察,在疫情後,歐美各大網站上,居家辦公、休閒娛樂、運動健身、家居園藝品類的產品銷售直線上升,其中自行車與運動用品的銷售表現相當亮眼。而運動用品與自行車零組件類別,也是在eBay上台灣賣家銷售最好的品類。

《自行車與運動用品產業跨境電商報告》中進一步指出,台灣的自行車與運動用品企業,之所以選擇透過跨境電商走出海外,主要有3大原因。第一大原因是「海外市場存在市場機會」,有70.5%企業這樣認為;另外有69.2%企業認為「國內消費市場太小」而希望走出海外;51.3%以「增加市場數量分散經營風險」為主要考慮。

而從eBay內部資料看來,採購台灣自行車與運動用品的海外消費者,前5大國家包括美國、澳洲、英國、德國、加拿大。其中,eBay美國站在2020年的商品銷量年增 90%。不過,如果從拓展更多商機、分散市場風險的角度來看,eBay 建議台灣賣家可以目標市場拓展至澳、英、德、加拿大市場,因為這些市場在自行車與運動用品商品的需求仍存在供給缺口。

節省成本是主要考量,出海企業9成選擇上架電商平台

此外,報告也指出「資金不足或缺乏資金來源」是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的最主要挑戰,因此如何在跨境電商業務上發揮成本效益便成為首要關鍵。

在已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中,超過90%透過綜合電商平台外銷,26.4%自建官網或App進行銷售。主要原因就是在於,綜合電商平台能夠提供豐富的資訊流、物流、金流資源,協助企業快速拓展海外市場,省去資金與時間成本。

看好這樣的商機,eBay認為,隨著台灣跨境電商發展逐步成熟,相關服務供應商也將組成更完善的跨境電商生態圈,為台灣外銷出口帶來更多機會與產值。

檢視原文


9.  荷蘭整體自行車銷售躍升至少三成

Bike Europe/2021-03-25

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蘭電動自行車熱潮不退,市佔率持續增長。去年電動自行車銷售漲幅超過三成,創下54.7萬銷量的紀錄;市值達到有史以來最高-16.5億歐元。

該國電動自行車銷售佔比首次達到總銷售的一半,去年為42%2011年還僅有15%。去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荷蘭(電動)自行車大熱賣。根據荷蘭兩大協會RAIBovag委託GfK進行的市調,去年總銷量為110萬輛。若不是受到產品供應鏈的影響,市值可能會再更高。同為Gazelle董事總經理及RAI理事長的Huub Lamers表示:「市場的每個人都很驚訝,銷量超乎預計地高,供應鏈也跟不上腳步。」GfK發佈的季中市調便顯示銷售火熱,今年稍早提出結論:「即便是在荷蘭這塊成熟市場,電動自行車銷售仍以二位數成長。」

高價位

電動自行車自2018年起創造至少五成的市值,去年更是躍升到將近75%,平均零售價為2,259歐元。由於電動自行車熱度不減,荷蘭的自行車平均價值已較去年增加20.6%,達1,499歐元。該國人民更願意購入高價的(電動)自行車。去年市場上有78,000輛(佔7.1%)標價高於2,700歐元,較前一年同期增加39,000輛。產業數據顯示,電動自行車市場擴張對城市自行車及複合式自行車(hybrid bike)的影響最大。城市自行車市佔率從201933%下滑至去年26%,銷量掉了13.6%。該調查亦指出複合式自行車的銷量減少近一成。

該份市場研究顯示,IBD做為主要銷售通路的地位越趨重要。去年營業額僅有10%來自網路商店,2018年有23%。據RAIBovag報告,越來越多網路商店已結合線上、線下銷售。

荷蘭最大自行車代理商Dynamo Retail Group近期報告相似的銷售數據。去年荷蘭(電動)自行車整體銷售額較2019年增長32%。該集團最受歡迎的兩大類別為城市自行車(成長41%)和複合式自行車(22%)。

市場展望

供應鏈受阻和疫情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市場,荷蘭產業協會因而無法做出2021年的市場展望。荷蘭消費者自33日起可以到經銷據點購物,不過皆必須事先預約。RAIBOVAG仍對目前的銷售旺季抱持小心觀望態度。

檢視原文


10. 疫情爆發單車熱銷,歐盟自行車進口減緩

Bike Europe/2021-03-18

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常規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進口成反比,去年一到十一月間進口至歐盟的數量下滑。從2019年同期間的4,452,823輛跌落3.8%4,283,620輛。

儘管如此,歐盟自行車進口縮減幅度仍比以往還小。這或許是因為在第一波封鎖之後,許多民眾將自行車視為城市大眾運輸的安全替代方式所促成。同時也有更多人投入自行車運動,因為防疫期間許多團隊運動都被禁止。

歐洲統計局(Eurostat)所報告的常規自行車進口量下滑與電動自行車銷售上升,皆與歐洲自行車大國的市場發展吻合。有越來越多歐盟國家的市場從常規自行車轉為單價較高的電動自行車。去年進口自行車的總市值從2019年的8.32億歐元些微下滑1.5%8.19億歐元;常規自行車市佔則從2019年的58%減至去年的54%。就目前市場來看,可預期電動自行車將會在今年首次成為自行車市場最大宗。

出口國家之間的轉變

柬埔寨更是穩坐歐盟自行車市場最大供應國的冠軍。相較整體進口減少3.8%,去年111月出貨量僅下滑1.03%。就數量來說,歐盟自行車供應國成長幅度最大的是中國,出貨量增加14%。中國現為歐盟第二大自行車供應國,去年111月間共出口738,366輛。

先前為供應大國的台灣、菲律賓及斯里蘭卡的出貨量皆下滑二到三成。台灣現已將重心轉為電動自行車,因此對常規自行車的熱度越是減少。對菲律賓(下滑31%)和斯里蘭卡(下滑21%)來說,出貨縮減是更大的問題。

檢視原文